阿黎不羡仙

6月19日14:54来自Android客户端浙江

楼主

天台人民医院接诊2例热射病,死亡率超50%!这些人群当心

你以为“下雨天不会中暑”? 

你以为忍忍就过去了,省点电”?

以为自己只是“有点头晕”……

❌ 错!

⚠️ 70岁的老太因为“省电”,在闷热的房间里硬撑,结果高烧40℃昏迷送医…… 

⚠️ 72岁的刘伯伯在田里干活,觉得“忍忍就好了”,结果抽搐倒地险丧命……


热射病,这个夏季最凶险的
“高温杀手”天台县人民医院急诊科近期已接诊2

一旦发作,体温40℃+神志不清+多器官衰竭,短短几小时就能夺命!

更可怕的是,很多人直到昏迷前,都以为自己“小毛病”……

⚠️❗ 在此,天台县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谭明明紧急提醒🔥 梅雨季高温高湿,热射病进入高发期!尤其家里有老人、小孩、慢性病患者的,一定要做好预防,提高警惕,关键时救命


前两天,70多岁的老太化名在家时突然出现意识不清、全身发烫等症状,被送到天台县人民医院急诊科,一查肛温竟高达40℃,诊断为射病

“当天一直在下雨,天气比较闷热,的确比较容易中暑。后经及时降温、补液等急救措施,目前患者状态平稳。”天医急诊科谭明明主任介绍,今夏已接诊2例热射病患者,都是七八十岁的老人。

谭主任介绍,从临床表现来看,中暑由轻到重可分为三大类:先兆中暑、轻症中暑、重症中暑。其中,热射病是高温相关急症中最严重的情况,即重症中暑。

“不要小看中暑,重症中暑到热射病的程度,可能引发多脏器功能受损,直接危及生命。”谭主任解释,热射病突出特征就是无汗、高热,并且神志模糊。在高温高湿环境中,身体调节功能失衡,就像一台超负荷运转的机器,产热大于散热,导致核心温度迅速升高,超过40℃。

谭主任说,像老太这样就属于典型的“非劳力型热射病”。高温高湿下,很多老年人依旧保持着节俭的意识,不愿意开空调,殊不知这让老人得热射病的风险大大提升。

“非劳力型的热射病一般容易发生在一些老年人、婴幼儿或者是机体功能障碍的病人身上。一般来说,这类人群机体散热机能或者体温调节的能力出现了障碍,当处于高温高湿的环境下,可能热量蓄积过度,导致热射病的发生。谭主任说。

另一位患者,72岁的刘伯伯(化名),在田里干农活时突发抽搐、神志不清,被发现后紧急送到天急诊,经检查肛温达40℃,系热射病。

“这种就是‘劳力型热射病’,多发生于户外作业人员。”谭主任说,不少患者都像刘伯伯这样,起初不以为意,忽视高温危害,坚持在户外工作、运动、游玩,没有做好避暑措施,甚至在出现不适症状后仍不及时处理治疗,最终发展为致命性的热射病。

💦 “预防大于治疗”是防治热射病的原则。谭明明主任提醒:

 户外劳动者要多多关注天气变化,劳动时尽量避开中午时段,多补充水分和电解质。

 高温高湿的情况下,居家时打开空调或电扇,间断开窗保证室内外空气相对流通,告知家中老人千万不要因为节约电费而不开空调

 一旦发现发热、头晕、头疼、乏力、恶心、呕吐、肢体抽搐等中暑征兆,应及时就医,避免延误救治。

来源:台州日报、天台人民医院

浏览量:6401 [删除]
5 分享到
分享
评论
发帖客服举报APP下载回顶部

扫描二维码即可下载

第一时间知晓本地新鲜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