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纳入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--50-74周岁人群结直肠癌筛查工作如火如荼开展中,具体怎么预约?筛查内容包含哪些?赶紧来了解~筛查对象天台县50周岁以上的本县户籍居民(患严重心、脑、肺疾病或肝、肾功能障碍等不宜参加)。
参与方式若您符合条件,请您尽快向您所在地的乡镇卫生院(社区卫生服务中心)的工作人员预约免费筛查。
筛查时间即日起至2025年10月31日,工作日时段
免费筛查项目内容签署知情同意书、免费参加问卷调查、开展直肠癌风险评估。免费完成2次粪便潜血试验,检测粪便中是否存在肉眼不可见的微量出血。
筛查结果为阳性怎么办?如果筛查结果为阳性,意味着患结直肠癌的风险较高,为了早发现早治疗,请前往定点医院做结肠镜。
科普小知识
一、什么是结直肠癌?结直肠是指结肠和直肠,居于腹中,是消化系统的一部分。结直肠癌,是指发生在结肠和直肠的恶性肿瘤。这些肿瘤根据发生部位不同,也被称为结肠癌或直肠癌。由于它们有诸多相似之处,常被归为一类癌症,统称为结直肠癌。
二、结直肠癌是怎么形成的?大多数结直肠癌始于息肉,息肉是结直肠内膜组织的过度生长,但并非所有息肉都是恶性的。某些类型的息肉会随着时间的推移( 通常是多年)而变成癌症。息肉变成癌症的机会取决于息肉的类型。主要类型是:①腺瘤性息肉(腺瘤) :这些息肉有时会变成癌症。因此,被称为癌前病变。②增生性息肉和炎性息肉:这些息肉较常见,但一般来说不是癌前病变。③其他可能使息肉更易癌变的因素包括:息肉大于1厘米、两个以上息肉、切除的息肉病理提示上皮内瘤变。上皮内瘤变是另一种癌前病变,是指在息肉或肠粘膜中存在一个区域,该区域结构和细胞异常,但并非真正的癌细胞。
三、结直肠癌有症状吗?结直肠癌是沉默的“杀手”,通常在早期没有症状,这意味着您可能患有腺瘤或结直肠癌,但自己却不知道。结直肠癌患者可能因为以下症状就诊:①排便习惯改变,例如腹泻,便秘或粪便变窄②里急后重(有便意,但排不出)③直肠出血,为鲜红色的血④粪便中带血,这可能会使粪便看起来发黑⑤绞痛或腹部疼痛⑥虛弱或疲劳⑦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
四、结直肠癌的高危因素
(一)年龄因素50岁以上人群,约90%的病例发生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。
(二)遗传与家族史1、直系亲属患结直肠癌:父母、兄弟姐妹或子女患病,风险增加2-3倍。2、遗传性综合征:林奇综合征、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、黑斑息肉综合征等。
(三)个人疾病史1、炎症性肠病(IBD):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,病程超过10年且累及全结肠者风险更高。2、结直肠息肉:尤其是腺瘤性息肉(管状、绒毛状腺瘤),体积大(>1cm)、数量多或伴有高级别异型增生时风险显著增加。
(四)生活方式与代谢因素不健康饮食(长期高脂肪、低纤维饮食,大量摄入红肉或加工肉类)、超重或肥胖(尤其是腹型肥胖,BMI≥30者风险升高,尤其是腹部脂肪堆积)、吸烟与酗酒、缺乏运动、2型糖尿病等。
(五)为什么要做结直肠癌筛查1.结直肠癌防控形势严峻全国情况: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在我国呈持续上升趋势。根据WHO的发布数据,我国2020年结直肠新发病例555477例,在所有恶性肿瘤中排第二位,仅次于肺癌;死亡病例286162例,占所有恶性肿瘤死亡的9.5%,排名第五。 2.结直肠癌筛查效果好结直肠癌的发生过程一般是:正常黏膜→增生→腺瘤形成→腺瘤癌变,需要10-15年的时间,这为结直肠癌的筛查提供了重要的时间窗口。在结直肠癌发展的过程中,通过筛查后检出癌前病变并切除,可以避免大多数结直肠癌的发生。早期结直肠癌的5年生存率超过90%,转移性结直肠癌的5年生存率仅为14%!
(六)癌症可防可治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癌症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,并提出三分之一的癌症完全可以预防,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根治,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通过治疗延长生存时间,改善生活质量。吸烟、肥胖、缺少运动、不合理膳食习惯、酗酒、压力过大、心理紧张等都是癌症发生的危险因素。戒烟限酒、适量运动、心情舒畅可以有效降低癌症的发生。癌症的发生是人全生命周期相关危险因素累积的过程。癌症的防控不只是老年人的事情,要尽早关注癌症预防,从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,降低癌症的发生风险。事实上,随着医药科技的进步,癌症的治愈率在不断上升。从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资料来看,癌症患者在经过最佳治疗后得到治愈的人数比例在20世纪30年代大约为1/5,此后逐年上升,40年代约为1/4,60年代约为1/3,而近年来大约40%的患者可以得到治愈。
来源:天台疾控原标题:天台县结直肠癌免费初筛开始啦!抓紧预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