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钩膝上横

contentHarmony浙江

楼主

历史上的今天:曾经来天台山“求学”的唐僧和水运浑天仪

千年前的这個冬日,唐代科学僧和他的黄金搭档梁令瓒成功研制出水运浑天仪


公元725年11月12日,唐朝天文学家、高僧一行大师与梁令瓒研制成功水运浑天仪,这是有明确历史记载的世界上第一架用水力发动的天文仪器,它依靠水力运转,能模仿天体运行的仪器,并可以测定时间。这个浑天仪改进了汉代科学家张衡的设计,注水激轮,令其自转,昼夜一周,除了表现星宿的运动以外还能表现日升月落,用于测定朔望、报告时辰,十分精确。


《资治通鉴•唐纪》记载,“开元十三年(公元725年)”,“冬,十月,癸丑,作水运浑天成,上具列宿,注水激轮,令其自转,昼夜一周。别置二轮,络在天外,缀以日月,逆天而行,淹速合度。置木匮为地平,令仪半在地下,又立木二人,每刻击鼓,每辰击钟,机械皆藏在匮中。”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机械时钟装置,比公元1370年西方才出现的威克钟要早六个世纪。


一行(682-727年),僧人,俗名张遂,号大慧,魏州昌乐(今河南省南乐县)人,唐朝天文学家、数学家和科学僧。
《旧唐书》云:“一行少聪敏,博览经史,尤精历象、阴阳、五行之学。”
自幼生活在关中,刻苦学习历象和阴阳五行之学。青年时代即以学识渊博闻名于长安。因不愿与武三思交往而出家为僧,一行是其法名,出家之后,他仍然勤奋攻读,为了精研数学,曾长途跋涉到浙江天台山国清寺求师闻教。
开元五年(公元717年),唐玄宗强征一行入京都,长安充当顾问。当时的麟德历行用已久,误差较大。玄宗便令一行“考前代诸家历法,改撰新历,又令率府长史梁令瓒等与工人创造黄道游仪,以考七曜行度,互相证明。于是一行推《周易》大衍之数,立衍以应之,改撰《开元大衍历经》。”
唐代孙誧有诗《一行算法》:“一行寻师触处游,到天台后始应休。因知算法通天地,溪水寻常尽逆流。”并在诗末原跋云:
一行穷大衍算法,求访师资不远千里。
尝至天台国清寺,见一院古松,门有流水。
一行立于门屏,闻僧于庭前布算之声,谓其徒曰:“今日当有弟子自远来,求吾算法,已合在门,岂无人导达耶?”
即除一算,谓曰:“门前水合却西去,弟子当至。”
一行闻其言而入,稽首请法,授其术,而门外旧东流水,忽改而西流矣。
开元十五年,一行大师在嵩山拜会普寂禅师后安然圆寂,年四十五。
唐玄宗获讯后,辍朝三日,并下诏停龛二十一天瞻仰追悼,并亲自书写碑文,为一行大师建塔制像,并追谥为大慧禅师。根据大师生前的遗愿,普寂禅师亲自举行仪式,把一行葬于浙江天台山国清寺外。

浏览量:377 [删除]
1 分享到
版块热帖
    分享
    评论